Notes on: Stern, F. (2020): 我的五个德国

View on DouBan

@book{Stern_我的五个德国_2020,
  author    = {Stern, Fritz},
  title     = {我的五个德国},
  year      = {2020},
  publisher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91720/},
  note      = {季大方译},
}

第一章 祖传的德国

他们珍视的是他们这个阶级的所有德国人所珍视的东西——教育(Bildung),这是自我塑造 和教育的目标,这个目标部分源于对伟大的文化作品、诗歌和音乐经典以及艺术作品的通晓 与陶醉。人们认为,这种文化遗产或继承物塑造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即一个人所宣称并试 图依循的价值观。许多德国人默默地相信他们的国家是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家;其他人穿 上这身文化外衣则不免显得过分招摇,到1873年,当时尚不出名的弗里德里希·尼采为他们 杜撰了一个术语 Bildungsphilister(受过教育的市侩)。到19世纪后期,这种文化遗产越 来越融合在对科学和进步的热忱信仰之中。德语中的 Wissenschaft(科学)一词具有一种 特殊的神圣的光环,它既包含有序和可验证的知识体系,也包含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 Wissenschaft 还具有道德品质,隐含着彻底的严肃性。对于许多人来说, Bildung 和 Wissenschaft 成了一对孪生神祇,是被不断进步的科学强化的一种信仰,成为一种改变生 命的现象,而科学家所坚持的严谨的精神使其更加吸引人。歌德用自己常常援引的格言给这 个观点提供了证明:“拥有艺术和科学的人拥有宗教信仰;缺乏艺术和科学的人需要宗教信 仰。”

“在选择职业生涯时,”他写道,“每个人都必须考虑两个因素:物质条件和该职业可能提供 的内心幸福。无视前者意味着是一个不假思索的狂热分子(Schwärmer),而忽略后者则是 一个肤浅的愤世嫉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