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Plokhy, S. (2020):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View on DouBan

@book{Plokhy_Chernobyl_2020,
  author    = {Plokhy, Serhii},
  title     =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year      = {2020},
  publisher = {广东人民出版社},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081166/},
}

寻求庇护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时,尚有1800枚苏军部署的核弹头遗留在乌克兰境内,乌克兰同意拆解 后送回给俄罗斯。按计划,乌克兰将在1994年底前完成上述任务,但是基辅的议员随即提出 了一系列条件,包括对核弹头中武器级的铀做出经济补偿。在美国政府承诺提供经济援助后, 作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上第三大拥核国家,乌克兰同意放弃核武器。1994年1月, 转移武器的协议正式签署,但是乌克兰议会要求核武器离开本国后,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与国 家安全必须得到保证。他们得到的是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承诺。1994年11月,在库奇马计划 出访华盛顿前数日,他敦促议会通过了此项协议,放弃核武以换取安全承诺和经济援助。

比尔·克林顿总统很高兴在1994年11月22日欢迎乌克兰总统访问华盛顿。迎接库奇马的是16 响礼炮的欢迎仪式,人们将他和曾在经济困境中领导过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做比较, 这也暗示了乌克兰和其他后苏联时代国家深陷经济危机。克林顿赞赏库奇马“驱走核武威胁, 奠定和平基石的勇气”。美国则向乌克兰提供总计两亿美元的援助。数周后,克林顿和库奇 马于1994年12月5日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证备忘录》,该协议写明美国、俄罗斯和英国 承诺做出安全保证,不对乌克兰和另外两个放弃苏联时期核武器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和白俄 罗斯诉诸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中国和法国在另一份单独的议定书中做出担保。乌克兰和其 他后苏联时期国家以无核国家身份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