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邓小平, (199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View on DouBan

@book{邓小平文选第二卷_1994,
  author    = {邓小平},
  publisher = {人民出版社},
  title     =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88061/},
  year      = {1994},
}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第 232 页

三十年来,不管我们做了多少蠢事,我们毕竟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第 233 页

北京有个“西单墙”,就是那些不劳动的人,经常闹事的人,“四人帮”思想体系中毒很深的人在那里活动,有的还搞特务活动。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第 243 页

我们还改正了一九五七年一大批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案件。这里我要顺便说一说,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是必要的,没有错。同志们可以回想一下,一九五七年的问题是个什么问题呢?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我们用八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这个时候出来一股思潮,它的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党的领导。有些人是杀气腾腾的啊!……总之,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扩大化了。

第 244 页

我们不是说解决过去的问题要粗一点,不要太细吗?今后也还是要掌握这个分寸。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才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第 258 页

我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措施是非常正确的,确实起了刺激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但是如果进一步总结经验,也许分两步走,对财政、物价的影响要小一点。

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第 277 页

要实现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必须解决历史的遗留问题,弄清大是大非。我们已经解决了大量的这类问题,但是还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继续解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三中全会所说,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不能在旧账上纠缠,要把大家的思想和目光引到搞四个现代化上面来。如果不能得到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结果,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缺陷。所以我们总是说,重大历史问题的解决宜粗不宜细。我这里不只是讲某一个具体的案子,而是讲总的历史问题,包括将来要写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太细了不妥当。

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

第 292 页

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还是过去的话,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

第 296 页

“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

第 297 页

错误的东西要批评,但是要很恰当。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

第 300 页

现在有些同志把许多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品质上。实际上,不少问题用个人品质是解释不了的。

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第 366 页

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所谓的“官僚主义者阶级”。

第 372 页

毛泽东同志说过,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的互相结合,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

第 380 页

部队一些干部包括有的老干部,对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不理解,有的以为是搞资本主义,这主要是来自“左”的影响。但也不是没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比如对靡靡之音和社会上一些坏风气,有些人就喜欢。

第 382 页

对电影文学剧本《苦恋》要批判,这是有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当然,批判的时候要摆事实,讲道理,防止片面性。

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选拔中青年干部

第 386 页

“文化大革命”时受打击,这是一个政治标准。

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

第 391 页

《太阳和人》,就是根据剧本《苦恋》拍摄的电影,我看了一下。无论作者的动机如何,看过以后,只能使人得出这样的印象:共产党不好,社会主义制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