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恩格斯, (1997):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View on DouBan

@book{恩格斯_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_97,
  author    = {Engels, Friedrich},
  title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year      = {1997},
  publisher = {人民出版社},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32062/},
}
第 6 页

不论哪一个哲学命题都没有像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那样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 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这个命题就是: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是在它是必然 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他尽 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 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

第 7 页

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 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 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 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 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第 15 页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 16 页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 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的 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第 19 页

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第 22 页

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虽然“是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不是大厦本身”。

第 26 页

宗教一词是从 religare 一词来的,本来是联系的意思。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 都是宗教。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

第 32 页

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是和它的一切前驱者一样的。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 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第 40 页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 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 是历史。

第 43 页

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的具有政治的形 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

第 49 页

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

第 53 页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 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 55 页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