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韩金科, (2023): 法门寺地宫 ===================================== `View on DouBan `_ .. code-block:: bibtex @Book{韩金科_法门寺地宫_2023, author = {韩金科}, title = {法门寺地宫}, year = 2023, publisher = {浙江文艺出版社},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354420/}, } 历经沧桑 -------- 宝塔巍峨 ^^^^^^^^ 民国以后,关中灾荒不断,烽烟四起,地方军阀樊钟秀曾盘踞寺院,僧人流散,寺院荒落。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关中大灾,饿殍遍野,十室九空。第二年,国民政府华北慈善会会长 大居士朱子桥将军率部来陕西赈灾救民,到法门寺拜佛,看到寺院、宝塔颓废荒圮,十分感 慨。他在修塔启文中写道:“现存寺宇破坏几尽,唯塔南有铜佛殿一座,塔北有上殿三楹, 其东西各连小房一楹。东院睡佛殿一楹,系佛涅槃像,像下部已毁。寺内《大唐圣朝无忧王 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并序》,系大历十三年立,已半毁,多不可辨识。唐大中十载,经幢已 坏成三段,分置于荒草之间。”“唯一守香火之僧人,且法器经书亦不得见……” “七七事变”,日寇大举侵华,华北灾民像潮水般涌向关中。朱子桥四处奔走,赈灾救民。同 时,他深感“救身”之时必须“救心”,于是发心整修法门寺。朱子桥起草了《重修法门寺真身 宝塔义赈》一文,以华北慈善联合会的名义与扶风地方联合,呼吁上海等地各界人士慷慨解 囊,一共筹募到5万大洋。 1939年春,工程正式动工,这是明代万历年间宝塔建成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除真身宝塔 之外,修缮工程还兼及法门寺大殿、山门、道路等项,历经一年时间终于告竣。先后从塔上 清理出68尊明代铜佛像,又在塔内发现了珊瑚、宝石、琥珀、红玛瑙、铜莲座、水晶珠、珍 珠、铜塔等珍贵器物,同时还发现了大批珍贵藏本的佛经。面对诸多宝物,朱子桥认为倘移 存他处,不免散失或被盗,指示原塔封存。他说“佛像不可与古董等同估价交易”,并在塔上 88个佛龛中各置佛像一到两尊,避免了散失和被盗。在修塔过程中,他们采用的措施,一是 在塔基平台上用下宽上窄的办法,绕塔箍了8层石条;二是采取“补缺修残”的办法,换掉了 塔身剥落的砖块,用白灰浆灌浇塔身和砖块的裂缝;三是将塔座扩大改作四面,呈正方形, 既起到了加固作用又增加了古塔的风韵。这次整修,使得法门寺院和真身宝塔焕然一新。但 这次重修,因为当时生产能力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将已倾斜的塔身扶正,因而其坍塌的隐 患仍然存在。 从1987年春为法门寺塔基发掘召开的座谈会得知,朱子桥修塔时曾在塔内一层下掘,窥见一 井,发现两米以下安奉着金银宝器。朱子桥命令立即坚固封闭,上奉铜佛像,供人们瞻拜, 其下情况严加封锁,外界一概不知。这位民国元老,在那风云激荡的年代,在那灾荒弥天的 岁月,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一心护持国粹,显示了他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历史的高风亮节 和金子般的情操。 舍利出世 -------- 大量的丝绸清理与抢救 ^^^^^^^^^^^^^^^^^^^^ 5月10日,在王㐨的带领下,考古工作人员开始对捧真身菩萨座下的5件蹙金绣织物进行保护 性整理工作。这5件蹙金绣织物分别是:绛红罗地蹙金绣拜垫、绛红罗地蹙金绣案裙、绛红 罗地蹙金绣襕、绛红罗地蹙金绣袈裟、绛红罗地蹙金绣半臂。这是李唐皇室为捧真身菩萨特 制的服饰。 这些丝织物上原覆盖有绵纸,最上一层衣上有霉变的白色斑点,第二层较轻,三至五层没有 发现霉点,只是衣物的周边微微发黑。由王亚蓉揭取。 当王㐨结束整理工作时,他突然站立不住,沿着工作台溜下去。幸亏在旁的人眼疾手快,从 两边扶住了他。他长长地嘘出一声:“总算是过得去了……” 消息传出,县里四五十名领导干部赶来,都要争先一睹大唐丝绸衣裙的庐山真面目。王㐨急 切地摇动着那一双枯瘦的手,连声说:“不行,不行啊。”因为按照丝绸文物整理的实际情况, 这5件千年国宝,要尽快收藏,避风避光,恒温恒湿,是不允许参观的。当时,我恰好到了 现场。我坚决制止,于是发生对立。王㐨一看我被围住,就说:“大家排队,一人一秒看一 眼。”他们排队顺次观看,王㐨就站在丝织物的案子边,看一个人又一个人走过,就像从他 的心头上踏过去。一秒、两秒,王㐨度“秒”如年,他万般焦急地数着,合拳抱揖,央求快点、 再快点,半小时过去了,王㐨突然声泪俱下地恳求:“各位领导,这几件珍宝像刚出生的孩 子,一点也经不起这样的啊,我求求你们,我求求你们了!” 那一刻,我就站在王㐨身边,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千斤巨锤敲击在我的心上。如今,王㐨先 生已经作古十多年,可他的声音依然响彻在我的耳边,他那一双枯瘦而灵巧的手总是浮现在 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