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张书岩, et al. (1997): 简化字溯源 ============================================ `View on DouBan `_ .. code-block:: bibtex @book{张书岩_简化字溯源_1997, author = {张书岩 and 王铁昆 and 李青梅 and 安宁}, title = {简化字溯源}, year = {1997}, publisher = {语文出版社},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416533/}, } 上编 汉字简化运动史略 绪论 第 6 页 ---------------------------------- 为了探究现行简化字的来龙去脉,我们以 1986 年新版《简化字总表》为准,从总表的第一 表、第二表中选取 388 个字头(含简化偏旁)进行了现行简化字的溯源研究。这项研究所 得出的数据如下: 现行简化字始见于先秦的共 49 字,占所选 388 个字头的 12.63%; 始见于秦汉的共 62 字,占 15.98%; 始见于魏晋南北朝的共 24 字,占 6.18%; 始见于隋唐的共 31 字,占 7.99%; 始见于宋(金)的共 29 字,占 7.47%; 始见于元朝的共 72 字,占 18.56%; 始见于明清的共 74 字,占 19.07%; 始见于民国的共 46 字,占 11.86%; 始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截至 1956 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的 1 个字,占 0.26%。 上编 汉字简化运动史略 第三节 汉字简化运动的振兴和发展 第 21 页 -------------------------------------------------------------- 草书楷化的简体字确有它的优点,即弧形的笔势和笔画的连结能使书写速度加快,但弧形交 叉和笔画的勾连却使得汉字的字形差别减少,不仅增加了初识字的人认读和书写的困难,而 且草书楷化的形体远不及正楷体那样结构匀称、美观。因此,草书楷化的字体绝大多数不适 于印刷,只有少数楷化的草书简体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