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Wittgenstein, L. (1996): 逻辑哲学论 ============================================= `View on DouBan `_ .. code-block:: bibtex @book{Wittgenstein_逻辑哲学论_贺绍甲译_1996, author = {Wittgenstein, Ludwig}, note = {贺绍甲著}, publisher = {商务印书馆}, title = {逻辑哲学论}, url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05354/}, year = {1996}, } 前言 ---- 这本书讨论哲学问题,并且表明――我相信――这些问题之所以提出,乃是基于对我们语言逻辑的误解。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4.003 ----- 关于哲学问题所写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不是假的而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类问题,而只能确定它们的无意义性。哲学家们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我们语言的逻辑而产生的。 4.112 ----- 哲学的目的是从逻辑上澄清思想。 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 哲学著作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一些解释构成的。 哲学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命题的澄清。 可以说,没有哲学,思想就会模糊不清:哲学应该使思想清晰,并且为思想划定明确的界限。 5.1361 ------ 我们不能从现在的事件推出将来的事件。相信因果联系是迷信。 5.551 ----- 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凡一般地可以由逻辑决定的问题,必须能够当即决定。 (如果我们处在必须通过观察世界来回答这类问题的境地,那就表明我们已经陷入了完全错误的思路。) 5.6 --- 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我的世界的界限。 5.61 ---- 逻辑充满世界:世界的界限也就是逻辑的界限。 我们不能思考我们所不能思考的东西;因此我们也不能说我们所不能思考的东西。 5.62 ---- 世界是我的世界:这表现在语言(我所唯一理解的语言)的界限就意味我的世界的界限。 5.621 ----- 世界和人生是一回事。 5.63 ---- 我是我的世界。(小宇宙。) 5.641 ----- 因此,确实有一种意义使哲学可以用非心理学的方式来谈论自我。 由于“世界是我的世界”而使自我进入哲学之中。 哲学上的自我并不是人,也不是人的身体或者心理学所考察的人的心灵,而是形而上主体,是世界的界限――而不是它的一个部分。 6.13 ---- 逻辑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世界的一个映像。 逻辑是先验的。 6.2 --- 数学是一种逻辑方法。 数学命题是等式,因此都是伪命题。 6.21 ---- 数学命题不表达思想。 6.211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得到的并非数学命题;或者说我们应用数学命题只是为了从一些不属于数学的命题推论出另一些同样也不属于数学的命题。 (“我们使用这个词或者这个命题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哲学中往往导致有价值的领悟。) 6.233 -----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是否需要直觉,这个问题应该这样回答:这里语言已经提供了必须的直觉。 6.3 --- 逻辑的探究就是对所有符合规律性的东西的探究。逻辑之外的一切都是偶然的。 6.33 ---- 我们并非先天地相信一种守恒律,而是先天地知道一种逻辑形式的可能性。 6.363 ----- 归纳程序的实质在于,我们承认能够同我们的经验协调的最简单的规律为真。 6.3631 ------ 但是这种程序只有心理的依据而没有逻辑的依据。 很清楚,相信实际上只会发生最简单的可能事件是没有根据的。 6.41 ----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世界中一切事情就如它们之所是而是,如它们之所发生而发生;世界中不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它也会是无价值的。 如果存在任何有价值的价值,那么它必定处在一切发生的和既存的东西之外。因为一切发生的和既存的东西都是偶然的。 使它们成为非偶然的那种东西,不可能在世界之中,因为如果在世界之中,它本身就是偶然的了。 它必定在世界之外。 6.421 ----- 很清楚,伦理是不可说的。 伦理是超验的。 (伦理和美学是同一个东西。) 6.4311 ------ 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 如果我们不把永恒性理解为时间的无限延续,而是理解为无时间性,那么此刻活着的人,也就永恒地活着。 人生之为无穷,正如视域之为无限。 6.4312 ------ 不仅人的灵魂在时间上的不灭,或者说它在死后的永存,是没有保证的;而且在任何情形下,这个假定都达不到人们所不断追求的目的。难道由于我的永生就能把一些谜解开吗?这种永恒的人生难道不像我们此刻的人生一样是一个谜吗?时空之中的人生之谜的解答,在于时空之外。 (所要解答的肯定不是自然科学的问题。) 6.52 ---- 我们觉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已得到解答,也还完全没有触及到人生问题。当然那时不再有问题留下来,而这也就正是解答。 6.521 ----- 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除。 (有些人在长期怀疑之后发现他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但是又不能说出来这意义究竟是什么,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6.53 ---- 哲学中正确的方法是:除了可说的东西,即自然科学的命题――也就是与哲学无关的某种东西之外,就不再说什么,而且一旦有人想说某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时,立刻就向他指明,他没有给他的命题中的某些记号以指谓。虽然有人会不满意这种方法――他不觉得我们是在教他哲学――但是这却是唯一严格正确的方法。 6.54 ---- 我的命题应当是以如下方式来起阐明作用的:任何理解我的人,当他用这些命题为梯级而超越了它们时,就会终于认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可以说,在登上高处之后他必须把梯子扔掉。) 7 ----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